2015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中国梦”的丰富内涵,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历史课”,缅怀抗战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015年7月7日至14日,校团委书记成瑶、副书记王莉带领10名大学生骨干赴南京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温不朽记忆”大学生骨干文化遗产调研活动。
南京在70年前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实践期间,我校师生们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温不朽记忆”为主题,走进南京、走进红色革命根据地、探寻革命足迹、聆听抗战老兵的故事、祭奠抗战烈士,重温那段不朽记忆。积极引导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红色精神,心存历史、放眼未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关心抗战老英雄,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学业学好,把生活管好,用我们的爱与责任,负起我们的历史使命,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变迁之故境 传统灿烂之文化
7月8日,调研队来到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一站——南京总统府。自近代以来,南京总统府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这一建筑群,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址,现已开辟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调研队在参观的过程,伴随工作人员的讲解,重新回顾了从民国时期起这里的兴衰。在古朴典雅的建筑中,我们仿佛置身当代社会,感受着历史风云的变迁,不禁发自肺腑地感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苦历程,联想到抗战胜利70周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也更加期盼“中国梦”早日实现。
总统府参观完毕,调研队紧接着参观了江宁织造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位于总统府西侧,这里陈列着各个时期的织物,从古代王公大臣们所穿的官服到民国时期盛行一时的旗袍,服饰的革新变化承载着文化的辗转变迁。此外,江宁织造博物馆还充分展示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红楼文化。在这里,我们被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震撼;在这里,我们为有这样优秀的历史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在这里,我们为祖国在历经沧桑、屡遭战争离乱,但祖国永不放弃、屹立强国之中感到自信。不忘历史,我们因有那样一段被西方列强侵犯、被强盗铁蹄践踏的屈辱历史而更加励志图强,我们因有那样的不朽努力、勇敢抗争而更加自信自强。
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提起南京,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南京大屠杀。这段悲壮的历史永远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7月9日,我校调研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阴沉的天气使得气氛更加凝重。首先映入队员们眼帘的是一栋灰色的建筑,沉重的色调似沉重的历史让人们不敢去触碰。如果说这是第一重的震撼,那么胜利之墙前方陈列的塑像则是第二重。“家破人亡”、“逃难”等系列雕塑是对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再现。
进入纪念馆,队员们无不被眼前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悲怆景象所震撼。“300000!”,一个醒目的数字闯入我们的视线,这是后来统计的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人数。1937年12月13日起,日军在南京城对中国平民和战俘开始了为期六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室内天花板上一颗颗忽明忽暗的星星仿佛一个个生命的陨落,每12秒种滴下的水滴不仅打破了纪念馆的平静,更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30万的生命以平均每12秒一个的速度逝去,这是何等的可怕和悲痛!馆中陈列了部分受害者的遗物、部分屠杀现场图、幸存者的回忆录等包含历史的物品,一一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走出纪念馆,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间虽然可以将那些惨痛的经历归结于历史,它可以冷却,但不能忘却。面对历史洪流,我们唯有铭记历史,坚定脚步,不懈努力,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在纪念馆外,实践队偶遇了“血脉中华抗战万里行” 全媒体报道组。该报道组由东方卫视,湖北卫视,江苏卫视,安徽卫视等全国十余家媒体发起并参与,对我校学生会主席刘哲源同学进行了采访。刘哲源面对媒体阐述了我校此次“纪念抗战胜利,重温不朽记忆”主题社会实践的意义,并通过媒体面向全国寻找抗战老兵,呼吁人们共同讲述抗战故事。
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记血的教训。“可以宽恕,但绝不可忘记”,铭记历史、发愤图强、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美丽而又洁白的和平鸽在展翅翱翔。
祭奠抗战烈士 肩负历史使命
调研过程中,我们还来到雨花台和中山陵,祭奠抗战烈士,缅怀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追忆那个年代的红色革命。
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韵,一部青史铸千秋圣台。雨花台一带本是历代文人骚客登高揽胜之佳地,1927年以后,雨花台沦为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此兴建烈士陵园。7月9日下午,怀着对英魂的敬畏与悼念之情,队员们参观了烈士就义群雕、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忠魂亭等。无数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战沙场,才造就了革命胜利,才成就了新中国。所见所闻使调研队员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间虽然可以将那些惨痛的经历归结于历史,它可以冷却,但不能忘却。面对历史洪流,我们唯有铭记历史,坚定脚步,不懈努力,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7月11日,调研队冒着风雨来到中山陵。中山陵是国父孙中山的陵墓,是一座被严密茂盛的树丛层层覆盖的山城,没有喧闹,没有繁华,一切树木与建筑都是那么的静谧与和谐。孙中山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一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却在失败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他有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愈挫愈奋的坚强斗志、永不停顿的进取精神和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他生前破除帝制,建立共和,乃千古不灭之功,虽然他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所敬仰。
我们怀着满心的崇敬,在风雨中攀登392阶石阶的确让我们确实有些疲惫,但这不是更能体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吗?每一个台阶都印证了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青年人应时刻谨记:只有当我们按着坚定的步伐坚持不懈走下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所作为。今日的行程让我们感受革命岁月的风雨历程,同时更加坚定了强国富民的光明未来,愿我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寻访抗战老兵 重温不朽记忆
实践期间,调研队开展了抗战胜利70周年的宣传调研活动。共发放宣传彩页300余份,采访20余人。
7月9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我们遇到了第一位采访对象:84岁的老人王敏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纪念馆。“日本人一来我们全家人都躲起来了,他的那个刺刀不长眼的哦”老人这样说到,让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了这场屠杀。
张振泉老爷爷与1938年生于扬州,是一位在南京6583公安步兵部队服役20多年的老兵,他告诉我们,在抗日战争年间,他曾亲眼见到日本士兵霸占平民房屋并在其中大肆糟践生活物品及粮食。曾在秦淮区政府洪武路街道党支部工作,拥有55年党龄的张爷爷谈及即将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时说道:“我觉得中国就该这样做,只有中国强大,我们才能不被侵略。这样做不仅可以展示我国国力,还可以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能让他们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7月11日,实践队员们走进街道走向人群,寻觅人海中的红色记忆;一大清早,队员们来到南京的街头,一行10人开始了调研活动。清晨的南京并不冷清,南京这个充满红色记忆的城市让我们的调研进行的格外顺利。首先我们有幸采访到一位饱经沧桑的传奇老兵——俞庭福老人,1924年出生的他生于苏北盐城,现年已有90余岁。老人17时毅然参军持钢枪保家卫国,他服役于新四军,经历了4年的抗日战争;年逾耄耋的他在给我们讲述军旅生涯时仍然神采奕奕,讲到兴起时更是用手势向我们展现当年战场上的血雨腥风。据老人描述,当年他在战场上遭到炮击,一发日寇的炮弹就在身后爆炸,强烈的冲击让身边十余位战友连同他的同乡老连长壮烈牺牲,只有他从血肉横飞的战场中捡回一条命。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嘶哑颤抖,眼睛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故人的思念。后来,俞老告诉我们他年长后在8892团工作,对我国政府的老兵安置政策充满感激,一个劲的说着“共产党好,毛主席好啊”。随后,俞老又给我们分享许多故事,慷慨激昂的讲述吸引了许多路边的过客驻足倾听,良久之后我们才与他合影告别。
紧接着,我们在步行街采访到一位白发苍苍却身体硬朗的老人,采访过程中,老人谈吐之中充满着高级知识分子的气质,问到老先生姓名时,才了解到他就是《美食家走遍中国》的作者蒋耀仁老先生!问起抗战时期经历的时候,他说那时他尚且年幼,但他给我们讲诉了他父亲的传奇,他的父亲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在中央研究院从事细菌研究工作,后来战争爆发迁往西北地区,任防疫所所长。一生爱国并且乐善好施,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且身居要位的他,曾在路边为因长期食用树皮导致腹部积淤险些丧命的年轻人进行灌肠,并将为数不多的积蓄拿出来助其逃难。再后来,他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我国科研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好人一生平安,他父亲高寿108,前年与世长辞。而出自书香门第的蒋耀仁老先生也一生从事祖国的教育事业,我们被这位白发苍苍的爷爷和他父亲的传奇故事深深打动,决心要记录下这些故事。
我们的采访还引起江苏法制报记者孙军的关注,他对我们的这次调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将我们此次活动见诸报端,宣传出去。对孙军记者的这种行为,调研队所有人深感欣喜,都希望能够有更多人了解过去,铭记历史。
青春事业 相携共进
7月10日,我校团学干部一行十余人来到金陵科技学院进行团学工作交流,金陵科技学院团委副书记周淼淼、团委组宣部部长郑庆秋及部分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会议室热情接待了我校师生。
周书记首先代表金陵科技学院团委对我校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我们这次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温不朽记忆”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表示充分肯定。
座谈会上,双方代表就高校团学工作理念、团学组织建设、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活动、文化艺术活动、青马工程骨干培养、志愿服务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首先,周书记着重介绍了金陵科技学院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经验和成绩。她提到,金陵科技学院团委以育人为本、以助力学校发展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次,我校师生介绍了我校团学组织的特色工作,重点介绍了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工作和“三纵四横”品质团活动创新项目。“第二课堂”是千亿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号召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项目,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互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最后,双方就团学工作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结束后,简短的互赠礼物仪式为座谈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领略将士风采 感悟青年力量
7月12日,实践队一行告别了充满血泪历史记忆的城市——南京,前往另一个让人们不能忘记的城市——徐州。说到徐州,我们不得不提的便是那场著名的淮海战役。一到徐州便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
淮海战役是在1948年抗战胜利三年后,国共发起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也最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为1949年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听着讲解慷慨激昂的解读,不禁再次肃然起敬,为士兵们视死如归的精神动容,为领导人英勇果敢的决策折服。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前往纪念馆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人们行走在纪念馆里,看着一幕接一幕的仿真蜡像,都在不停的慨叹。最后,讲解的工作人员说了三句话来总结了这场战役的胜利:领导人的英勇决断,战士们的视死如归,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得民心。
随着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的结束,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路上我们遇到了许多有故事的老人,聆听了大量让人肃然起敬的故事,目睹了许多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遗产。本次社会实践,为学生骨干提供了重温历史记忆的机会,希望他们能将感悟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走革命红色路线、观历史文化变迁、研辉煌文化遗产,广大青年学子要正视过往历史,铭记抗战记忆,领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收获更多,成长更多,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在实现“青年梦”、“中国梦”的力量。